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

信仰發展理論


內涵
James Fowler為代表
信仰是不可或缺
過程中心
形成信任、價值和意義的基礎
直接影響人類生活
不同生命階段,人們依賴新的動力焦點,以接近更高力量,並關懷人類福祉

信仰發展階段
年齡
發展原則
發展內容
0-2
原始/無差別的信仰
發展語言,表達想法,區分自己與他人的差異。
發展並思考人際關係的意義
學習並感受到環境的是否安全與值得信任
2-6
直覺反射的信仰
覺察環境的意義,所處情境的經驗會形塑其信仰
自我中心
對信仰的看法未概念化,無法結合生命經驗
信仰主要受家庭環境影響
6-12
神話、字面上的信仰
發展概念化思考
辨別真偽
深層思考信仰各層面
組織自我想法
尚未建構創造性與批判性思考
12歲以上
合於常規的信仰
發展概念化能力,以新方法應用
遵循規範,逐步建構自我認同
開始覺察符號象徵意義
追隨所處情境遵奉一般常規
青年期以上
個人反省式信仰
批判、思考人生意義,面臨價值衝突,建立自我信念
藉由反省和批判自我,建立更清晰的信念體系
中年和中年期以上
圓融式信仰
整合,坦然面對自我觀點與常規間的衝突,接受當中的矛盾
整合自我信念,接受生命的不同面相
思考宗教符號的深層意義
只有1/6的人達到此境界


2016年4月1日 星期五

依附理論(Theory of Attachment)


內涵
鮑爾貝(Bowlby)提出依戀感理論,又稱為依附理論
嬰兒出生至三歲,若剝奪母親的撫育,將影響身心發展
母親撫育嬰兒,藉由具母愛的撫摸和擁抱,將使嬰兒有安全感和愉悅的情緒
郝威(Howe)認為母親與嬰兒的接觸是傳神、不知不覺的
Ex假如母親感到緊張,嬰兒也會感到緊張
依戀的類型
安全依戀型
Secure attachment
主要照顧者在身邊時,可以自由探索環境,和陌生人互動
照顧者離開時,會難過哭泣感到焦慮
照顧者回來時,會很快地靠近尋求安撫
安全依附有助社會及情緒的發展
反抗型依附
矛盾型依附Resistant-attachment
當主要照顧者就在身旁時,面對探索和陌生人時會感到焦慮
照顧者離開時,會表現沮喪
照顧者回來時,變得矛盾,想接近又表現拒絕
主要照顧者特性為:照顧能力差、不懂得如何滿足嬰兒的需求、不一致的行為
逃避型依附Avoidant-attachment
迴避和忽視主要照顧者的存在,在照顧者離開或回來不表現出情緒
陌生人出現時無特殊反應,不會探索環境
面對陌生人和照顧者的態度一致
主要照顧者特性為:沒耐心、對嬰兒不敏感、表現負面反應、拒絕身體接觸。
嬰兒表現:退縮、孤立、對學習沒興趣、缺乏動機、不易交友。成年後:冷漠型。
紊亂型依附Disorganized-attachment
沒有固定連貫的反應方式,依據環境的回應來表現反抗或迴避
經歷過受驚嚇的照顧者或令人害怕的照顧者
人際互動不穩定,導致孩子面對照顧者無法有一致性的反應
一般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我,如同一面完整的鏡子
混亂型依附的孩子看到照顧者所理解的自己,如同從一面破碎的鏡子


2016年3月31日 星期四

社會工作激勵


激勵
員工表現取決於:激勵(對工作的渴望)、能力(工作能力)與工作情境(資源)
激勵是複雜的心理過程,行動誘因,導致行為的激發、方向與持續
兩種類型
內部激勵:工作者本身與工作的關係,常是自發的EX成就感、挑戰感
外部激勵:與工作環境有關的外在因素,常是外人加諸於當事者EX報酬、福利、督導
激勵模式
激勵系統三要素:個人、工作本身、工作環境
基本要素:
1.    需求取向
2.    行為取向
3.    努力/堅持取向
4.    報償程度
5.    回饋反應


激勵理論:內容觀點(CONTENT PERSPECTIVES)
瞭解員工需要的是什麼?
需求層次理論
馬斯洛(Maslow)
底層需求獲得相當滿足後,次一層才會出現,並影響一個人的行為
享樂主義派:個人需求無法滿足,會造成個人的緊張,促使減低需求,已達內在平衡

雙因子理論
激勵-保健理論
(motivation-hygiene theory)
Frederick Herzberg提出
保健因子(hygiene factors):防止員工「不滿足」EX薪資、工作條件、公司政策
激勵因子(motivators factors):使員工「有滿足」EX成就、賞式、個人成長

ERG理論
Clayton Alderfer針對馬斯洛需求理論修訂
三種核心需求
1.    生存需求:維持生存所需的物質條件;生理與安全需求
2.    關係需求:與他人建立並維持人際關係的慾望;歸屬需求與自尊需求的外在部分
3.    成長需求:個人追求自我成長的慾望;自尊需求的內在部分與自我實現需求
三特性
1.    差異性:需求的重要性因人而異。
2.    同時性:個人同時有好幾項需求。
3.    回復性:挫折與退化說,高層次需求受挫,導致退化追求低層次滿足。EX個人背景或文化因素,可能先滿足關係再滿足生存。
APP三需求理論
David McClelland需求驅動的激勵理論
工作情境中三個動機與需求
1.    成就需求(need for achievement):追求成就感、喜歡挑戰、承擔責任與風險
2.    權力需求(need for power):影響或控制別人使其順從的慾望
3.    關係需求(need for affiliation):與他人建立友善和親密關係的慾望

激勵理論:過程觀點(process perspectives)
關注員工為何選擇某行為以滿足需求,及達到目標後如何平假其滿意度
公平理論
(equity theory)
Stacey Adams所提出
強調激勵員工時,程序需符合公平原則
員工會比較投入與報酬間的關係
不公平認知失調調整以減輕緊張和認知不公平的情緒
1.    改變投入
2.    改變報酬
3.    曲解感覺
4.    離職
期望理論
(expectancy theory)
Victor Vroom
個人行為是基於期望獲得某特定報酬,及該項結果對個人的吸引力
三項關係
1.    努力-績效的期望:個人對努力導致績效可能性的看法
2.    績效-報酬的期望:個人對績效導致特定報酬的看法
3.    報酬的價值或吸引力:工作所得之結果或報酬對個人的價值

目標設定理論
(goal-setting theory)
Edwin Locke and Gary Latham提出
妥適設定的目標,將有助於激勵
增進期待及促進自我功效感
四項基本元素
1.    目標具明確性
2.    目標具挑戰性
3.    目標要可接受
4.    適時回饋

激勵理論:學習觀點
學習:藉由經驗,使一個人行為改變的過程。
四種方法
1.    正向增強:員工出現好表現,給予員工渴望的報償。EX獎金、晉升
2.    負向增強:員工出現好表現,消除不渴望的報償、解除處罰。EX恢復降職
3.    懲罰:員工出現壞行為,給與員工負面懲罰。EX減薪
4.    消除:員工出現壞行為,消除員工正向獎勵。EX取消獎金